首頁 金錢|投資|基金|Maggie聊聊書 《為何賣掉就漲,買了就跌?》|Maggie聊聊書

《為何賣掉就漲,買了就跌?》|Maggie聊聊書

by Maggie

《為何賣掉就漲,買了就跌?》探討傳統和行為金融學的爭鬥,傳統金融學有一個真實的故事,就是「投資人與猩猩的差異」,這是華爾街最著名的實驗。

實驗者找來一隻會扔飛鏢的猩猩,由牠扔出的飛鏢來決定買甚麼股票,同時也找來知名投資專家,讓他們精挑細選該買甚麼股票,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再去比較兩者的差異,結果發現兩者選得股票報酬差不多,甚至猩猩還略勝一籌。

「傳統」金融學認為,市場不可預測,沒有任何人、任何交易策略可以打敗市場,這叫「效率市場假說」,傳統金融學認為如果要獲利,無需刻意挑選股票類型,只需購買股票大盤即可。

然而「行為」金融學卻認為,上述猩猩的實驗是有瑕疵的,實驗的數據不夠大,所以實驗的結果容易造成偏差。

一、 認知偏差。

在金融市場中,人們有認知偏差,例如某經理人年年拿金牛獎,都拿金牛獎了,肯定是好的基金經理。

經理人的成功並不能單單只考慮他的能力,還得考慮到公司、團隊、工作經歷以及偶然性因素,人們無法綜合觀察所有事物,所以只能撿一些代表性的資訊來看,很容易造成認知偏差。

許多人看到一家公司連續三年利潤翻倍,立即就對他們公司的股票作出判斷,然而利潤翻倍有許多原因,有可能是公司賣出資產,或者是高層刻意出售持股,都只是短期讓財務報表好看而已,實際的業績可能並未增加。

過度自信也容易造成認知偏差。

根據一份統計結果顯示,新創企業的破產風險非常高,能活過五年的機率不超過三分之一,也就是說三分之二的新創企業會在五年內消亡,但是自信的人們往往高估自己能力,仍不斷有新的新創企業產生。

過度自信是人的生物進化而來,過度自信的人會讓自己看起來聰明,進而增加了「個體」傳宗接代的機會,從社會角度看,自信的人要比不自信的人,更能獲得社會資源和人際關係。

過度自信也常表現在股票上面,當一個人愈瞭解股票資訊時,就容易陷入過度自信的陷阱,但是財經資訊是無止盡的,人的時間精力是有限的,當能力追不上市場變遷的速度時,人的自信就會超過自身實際能力,這也是很多華爾街的經理人,能一夜之間敗光所有的原因。

過度自信的人容易忽視風險,做出”梭哈”的舉動,尤其是那些專家們,認為自身能力高於一般散戶,過度自信更為嚴重,要想減少損失,就必須時時刻刻注意並克服過度自信。

二、 框架效應:為何不能天天查看自選股。

框架就像是照相機的取景框,我們只能在框框裡看到景色,超出框框的景色就看不到了,這個就是框架效應。

1. 投資組合理論:即便你找到世界上最好的股票,也不能將所有的錢都投在該檔股票上面,因為單一投資風險實在太大。

相反的,當組合中的股票達到相當數目時,單一個股的波動就不再那麼重要了,因為會被其他波動相反的股票完全抵消掉,因此理性的人,不應每天觀察單一資產的上下波動。

2. 單一投資的漲跌:有了投資組合的理論,我們知道不能只看單一投資的漲跌,但人們受到框架效應的影響,往往無法綜觀全局,即便他們已經將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裡面,仍有許多人從來不關注組合的漲跌,而是將注意力放在每一顆雞蛋上面,就是逐一查看個股漲了還是跌。

三、心理帳戶:做股票虧了無所謂,吃飯錢丟了可不行。

所有投資人都難逃「心理帳戶理論」影響,人在做決策的時候,有一個真實帳戶,上面記錄著真實的盈虧,還會有一個心理帳戶,心理帳戶會隨著真實帳戶起伏。

假設你花了1500元買了一張音樂會門票,去的路上發現票弄丟了,你會再買一張門票嗎?又如果你今天帶著現金要去買音樂會的門票,結果路上弄丟了1500元,如果身上的現金還足夠,你還會購買門票嗎?

在「傳統」金融學的角度上看,兩種情況在真實帳戶上都是損失了1500元,但大多數人在丟失了門票後,會選擇回家,而丟錢的那些人則選擇購買門票。

這就是心理帳戶主導的,當人們丟了一張門票,此時若再花1500元購買音樂會門票,那麼這場音樂會門票的成本就會變成3000元,但是如果丟失的是現金1500元,這些錢是放在「現金心理帳戶」裡,丟失現金並”不算入”音樂會門票的成本裡頭。

那麼該如何對抗心理帳戶呢?

將所有資金條列出來,一併做決策,千萬不要太在乎單一帳戶的跌漲,有些人丟了件東西,又或者被騙了一筆錢,始終耿耿於懷,我們反而可以利用心理帳戶,例如當投資獲利的時候,可以將獲利的金額拿出來買些小東西,就會覺得這些東西是「免費」,如就能讓人感覺到愉快,如果你是老闆,盡量把薪資和福利拆開來,就能讓員工享受到不同帳戶的幸福感。

四、 簡單分散:為什麼把雞蛋放在不同籃子裡還是賠了。

投資人都知道需將資產分散,才能起到風險分散的作用,但如果不清楚自己的投資項目,即便已經分散風險了,由於過於簡單化分散風險,成為一種錯誤的資產配置。

有一筆資金給你配置,第一是全部投入在貨幣市場基金裡頭,第二則是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型基金個一半,絕大多數的人會選擇第二個方式,就是將資金拆半各投一半。

再給你選擇,第一方式全部投入在債券型基金,第二則是投入股票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各一半,絕大多數的人還是選擇第二方式。

然而貨幣型基金、債券型基金、股票型的基金風險則是不同。

股票最高,貨幣最低,今天若是在給出其他項選擇,譬如全球型股票基金,新興市場股票型基金,投資人還是會選擇平均投入,然而這兩種都是極高風險的投資,一旦股市大跌,兩邊都會損失慘重。

不論是高風險還是低風險,投資人在投資的時候,多半會選擇平均投入。

理性的投資人,應該要清楚自己的風險屬性,且也要懂得每一種商品的風險等級,例如A小姐屬於保守的投資人,70%資金存於銀行,另外30%投資股票,B先生屬於積極型投資人,30%資金存於銀行,另外70%投資在股票中。

五、 過度交易理論。

金融市場裡有一個現象,個人投資者虧損多,機構投資人虧損較少,芝加哥有兩位學者為了揭開這個謎團,他們取得美國某大型證券商三萬五千名的投資交易紀錄。

他們將投資人分為五組,五組的總收益都差不多,經過研究發現,個人投資人虧損的主要原因就是交易過於頻繁,不少人自認為對某些股票很熟悉,於是反覆地操作同一檔股票,不停買進之後再賣出,研究人員發現買進賣出的結果,其實跟其他人總收益差不多,但是頻繁交易增加了成本,久而久之反而形成虧損。

「行為」金融學對過度交易的解釋是,投資人相信自己掌握了充分資訊,可以進行交易,但實際上,這些資訊根本不足以支撐任何交易,過度自信的投資人交易會更頻繁,使得收益更差。

售營持虧的做法不正確嗎?

研究者發現,在投資者交易後的四個月後,被賣出有獲利的股票仍然在獲利,而手中虧損的股票仍然在虧損,即便拉長到一年至兩年,即便獲利的股票和虧損的股票都已經有獲利了,但仍然是獲利的股票賺得更多。

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來看,投資人賣了股票都賣錯了。

人們在收益和損失區域的風險偏好不同,獲利時討厭風險,希望落袋為安,虧損時偏好風險,希望放手一搏。

許多基金管理者清楚知道投資人有售營持虧的現象,他們不一定會以投資人的利益為重去做高業績,反而是利用人們的這種心理,來做出對基金管理人有利的決策,因此,面對市場上看起來充滿誘惑力的金融商品,你可要好好審視自己的心理,來做出正確的選擇。

股票市場就像一場心理戰,你愈瞭解人性的貪婪,就愈能做出正確的決定,相反的,你若是一無所知進入這個領域,就必須付出慘痛的代價。


延伸閱讀:

致富心態|MAGGIE聊聊書

《漫步華爾街》|MAGGIE聊聊書

《黑色優勢》|MAGGIE聊聊書

第一次領薪水就該懂的理財方法|MAGGIE聊聊書

You may also like